余秀華的詩集《搖搖晃晃的人間》是我送最多人的一本書,因為最初讀的時候,像籤詩一樣,隨意翻一首都像生活的一記迴響。

過了很久,才去看了紀錄片《搖搖晃晃的人間》,本來就不預期被治癒,但也沒想到拍得這樣現實,那樣的鏡頭語言近乎暴力和赤裸,不關乎性或肢體,而是生活的真實瑣碎把詩意美感都稀釋得像髒掉的雪花,紛紛落在白茫茫的廣袤鄉野,終究是美的,但好像被什麼東西給哽住了。

誰看著你搖搖晃晃?

不同於「他們在島嶼寫作」系列紀錄片,這部紀錄片不太像是余秀華的,倒比較像導演范儉的。這裡,「詩」不像是主角,「余秀華」看起來像是主角,但鏡頭裡的主角比較像是「一位因為寫詩爆紅、急於離婚、因為腦性麻痺而說話含糊不清卻理直氣壯的鄉村女子」,她的詩因著社群媒體爆紅,她本身的勵志故事也符合著「中國主旋律」,就這樣紅起來了,從鄉村到城市,搖搖晃晃地走著,她生活在荒涼正待開發的中國農村,還有個在地打工的老公正準備打離婚官司。

導演簡直像撿到寶一樣紀錄這樣的故事,這也是為什麼我整個觀影過程都感到皺眉。

很是可惜,這部紀錄片削弱了余秀華詩的文學性,而側重在一名腦癱農村女詩人在現代社群爆紅的故事性。

當然這也是一個觀看角度,生活就是這樣,漫長而瑣碎,有一些陡然的光怪陸離、無謂的流言蜚語、大眾的窺探和碎語,以及一些一閃而過的觸動,大部分還是吃飯、睡覺、行走、拔草、餵兔子、吵架。正如余秀華自己在影片裡說,成名對於生活,於事無補。

但,詩總有什麼吧?

詩集《搖搖晃晃的人間》序言寫著,詩「不過是一個人搖搖晃晃地在搖搖晃晃的人間走動的時候,它充當了一根拐杖」,我很喜歡那樣的解釋。

紀錄片似乎只拍到了主角搖搖晃晃地走在遙遙晃晃的人間,沒拍清楚那支枴杖。

 

門前有一顆杏樹,是很好的一件事情

余秀華的詩裡有個「橫店村」,恆遠地存在,彷若天地的囚牢,又若花草星辰流水都有其一方世界。看著鏡頭掃過的農村景光,很多特寫,拍詩人走過下雪的田野小徑、拍水珠在荷葉上聚攏,可以感受到導演不擅長這些:文學的、詩意的、意象的,或者他也不想營造這些,他的鏡頭重點在鄉村與城市、女人與男人、爭吵與分別、莫名的個人自信和莫名的社群聚焦,那些像八點檔的故事。

但那些置於背景的鄉村景致,使我的腦海逐漸冒出余秀華的詩句,原來她寫的「橫店村」是這個樣子,萬物似乎都有了牽連。那些當然都是鄉下常見、日常若囚牢的東西,我的童年生長的小村子也有類似的東西,有人望著這些寫出詩來,而那些詩召喚更多人的內心悸動,一切就有了光亮和意義。

「這荒原八百里,也許更大」,「首先是我家門口的麥子黃了,然後是橫店」,「門前有一棵杏樹,是很好的一件的事情」吧,也許「我拒絕做一條魚,不在星光裡和萬物互相指認」,也許「一次次按住內心的雪,它們過於潔白過於接近春天」......

當然以上這些,都跟成名一樣,於事無補,但足夠好得被記得。

 

穿越大半個中國的理直氣壯

當天去看紀錄片放映,連帶有一場映後座談,那天映後提的問題討論,也使我皺眉想了很久。

第一個問題是「誰來唸詩比較美」?有人認為紀錄片裡不該由余秀華來唸詩的,因為沒有「美感」,含糊、斷續、殘缺。我是贊同該由詩人親自讀詩的,萬籟俱寂的城市講堂,只有一道斷斷續續的聲音讀著詩句,那樣的場景確實很有力量,讓人感受生命的力度、美麗與殘缺,當然也許這也是一廂情願的自我感動,但我覺得余秀華的詩該由她自己讀,尤其是〈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〉,尤其是〈搖晃〉。

第二個討論是紀錄片裡的她「理直氣壯卻又含糊不清」,我覺得是紀錄片的觀點呈現問題,若是多讀她的詩,我感受到的是她的直率、痛苦和奮不顧身,而且就生理上而言,本來就「說不清」,為何不引用她的文字,而是用鏡頭拍她那努力擠出幾個字詞的吵架?還有拍她和前夫的對峙鏡頭也是非常直接,在演與不演之間,每個人都在盤算,有人想離婚、有人不想離婚、有人想拍到一位鄉村女詩人和她老公離婚的畫面,覺得略為荒謬且有趣。

撇去含糊不清,余秀華的爆紅之作〈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〉帶著這樣蠻荒的、鄉野的理直氣壯,也有種張愛玲那種「我愛你,關你什麼事?」的自信與信念,我寫我的殘缺、我寫我的橫店村、我寫我的情慾、寫我想愛的人,而這關你什麼事?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搖搖晃晃的人間 余秀華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yy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