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2月港澳行,過境那麼多次香港都沒有停留,趁著老同學留學香港,抓緊機會沙發衝浪。
再次身在旅途上的感覺真好,沒有獨行的興奮刺激,有朋友帶的城市旅行溫馨輕鬆,慢慢走進一座城市。
(經典香港夜景,別人加班的燈火是遊客捕抓的奢華。)
港澳八日行,六天香港,兩天澳門:
(一)
航班:1140 台北 → 1325 香港
機場巴士A41,到沙田市中心,新城市廣場MALL(蝗蟲般拖著行李箱的水貨客)
晚餐:陳根記大排檔
(二)
午餐:蘭芳園
船班:1300往澳門
福華新街、氹仔官仔街、路環
晚餐:葡國菜
宿:新華旅社(老派旅館電影場景)
(三)
澳門
早餐:陶陶居早茶
大三巴、大砲台、議事亭前地(充滿莫名其妙花燈)
晚餐時間前回香港
晚餐:興記避風塘炒蟹
(四)
香港歷史博物館
油麻地:油麻地戲院、廟街、復古美都餐室
尖沙嘴:星光大道、天星碼頭(必朝聖九龍皇帝墨寶)、維港燈光秀(呃就很多雷射光那樣)
晚餐:重慶大廈咖哩(都市傳說重慶大廈)
(五)
南ㄚ島健行
太平山山頂纜車夜景(接近黃昏時刻去搭纜車會排到天昏地暗的後悔)
晚餐:大埔墟市大排檔
(六)
深水埗閒晃、唐樓小探險
早午餐:深水埗添好運
美荷樓(庶民文化的堅韌與美)
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(賽馬會真有錢)
戲劇:1945 《顧‧盼我‧城》
(七)
中環 PMQ原創方、PoHo區
北角 雞蛋仔、星光戲院、叮叮車(從中環到北角搭了超久)
晚餐:九龍城泰國菜
(八)
香港中文大學校園巡禮(新亞書院合一亭超酷)
飛機:1740 香港 → 1925 台北
(香港中文大學最高點,新亞書院合一亭,怎麼拍怎麼好看。)
就用幾張照片,說說香港和澳門印象吧。
澳門:歷史和奢華並行的島
大三巴前的旅客絡繹不絕,一如賭場的旅客,一直以為是座牌坊,其實是片教堂殘壁,早在十六世紀,一場大火燒盡,只留下這麼一片牆,孤伶伶的,從西風東漸的明末,到全世界的遊客都要來拍張照的現代,利瑪竇的雕像在它的旁邊矗立,先行者靜靜望著,人潮一波、一代、一世地來去。
不過最搶眼的,還是左下方很潮的染髮阿嬤。
福華新街,老式文化澳門,紅色的門窗,石版街道,根本是醞釀故事的場景。
來這裡,是為了專門住一晚傳說中的新華旅店,電影場景級別,老式旅館風味。
文青會愛,王家衛電影迷會愛,省錢背包客會愛:http://www.sanvahotel.com/
香港:急速走在中西之間的島
潮潮的、摩登的中環,掌握了亞洲金融圈脈動,以及強勢文化的主流。玻璃帷幕夾擊的港島,還是存在很多生猛的庶民文化,小販、市集、大排檔,經濟發展再好還是需要生活。
對於香港印象前後如一的,便是密集的住宅大樓,一個小格子一個家,密密麻麻,要在這個城市找到一個位置很難。在冬天的香港,我的爛鼻子沒一天是通的,視線總是很霧,也許是南下的霾害,也許是城市悶住的汙氣,總之這張圖,大致就是我旅行香港的狀態,渺小、試圖呼吸、試圖在霧中看到一些風景。
不過香港還是有寬闊的地方,這是南ㄚ島,離島渡假風情,悠悠走一上午,頗為愜意。
走了一趟香港中文大學,有專人導覽,走馬看花也看出點東西。革命情懷滿滿的中大,跟合一亭一樣酷。
維港夕陽,灰濛如畫。再見了,香港。